第65章 望海潮
本站推荐:只想安稳修仙的我遇见病娇的你们、龙骑士:我有一个作弊商店、神仙阙、刚和女帝分手,踩死蚂蚁升级了、快穿之别放过那个炮灰、平步青云、地牢求生:从合成臭水开始!、四合院:什么档次?跟我比道德!、国道小饭店通万界,我赚麻了、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疯了吧?你有十个SSS级武魂!、都市之最强狂兵沈清舞陈六合、龙象剑主、被疯批反派们强取豪夺了、都市之最强狂兵陈六合、斗破:多子多福,我打造最强家族、蛮荒崛起之雷焱部落、沈清舞陈六合、重生祁同伟,踏雪至山巅、嫌我天赋差?我变超赛你别哭!、大宋河山可骑驴、大宋河山可骑驴读后感800字初中、大宋河山可骑驴电子书免费、大宋河山可骑驴讲的什么、大宋河山可骑驴的征文怎么写、大宋河山可骑驴读后感、大宋河山可骑驴主要内容、大宋河山可骑驴读后感800字、大宋河山可骑驴免费阅读、
平抑粮价,是有先例可循的。
如汴京、杭州这等大城市依赖商品粮的人很多,因此常有商人投机的情况生。
为此官府积极介入调整粮价的例子很多。
例如,大中祥符二年,“戊申,诏司农寺,京师所粜常平仓粟,前诏虽已减价,可更斗减五钱。
自是讫六月,凡粜九千余斛,京市物价以故稍平”
。
神宗熙宁七年,开封“时米价斗钱百五十,已诏司农寺,以常平米三十二万斛、三司米百九十万斛,平其价至斗百钱。
至是又减十钱,并至官场出籴,民甚便之”
。
地方亦有对付商人利用商品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进行囤货居奇采取的措施的着名案例为,皇佑二年,“范蜀公记范文正治杭州,二浙阻饥,谷价方踊,斗钱百二十。
公遂增至斗百八十,众不知所为,公仍命多出膀沿江,具述杭饥,及米价所增之数。
于是商贾闻之,晨夜争进唯恐后,且虞后者继来,米既辐凑,遂减价,还至百二十。
包孝肃公守庐州,岁饥,亦不限米价,而商贾载至者遂多,不日米贱”
。
熙宁八年,吴越地区逢旱灾,于是赵扦“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
,通过扩大供给之策,稳定了粮价。
元佑五年的杭州,与皇佑二年那次饥荒较为相似,正可借鉴。
平抑粮价一事,苏轼卧床统筹,由司户参军负责,李格非、王棣辅之。
操作这种实务于王棣而言,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好在这方面的操作流程大抵是依循先例,也无需他去殚精竭虑拍板定夺,只跟着打打酱油。
这是苏轼在着力培养他,这样的历练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五月十七,城内外遍贴官府公示,粗粗地说了杭城的困局:
因涝害导致杭城粮价狂涨,已飙升到一千五百钱一石;灾民太多,官府常平仓难以为继,希望粮商能为国为民做做好事,如踊跃捐粮、配合官府平抑粮价;鼓励附近州县粮商运粮至杭城,共度时艰。
等等。
这样的方略,于粮商而言,一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即便在王棣的建议下,多了一条“勒石记功”
,不也是同样的套路?
某豪邸,恭恭敬敬的送走李格非与王棣,大腹便便的中年、本地最大的粮商嗤笑:“赈济使?一个迂腐书呆子,一个毛头小子,傻乎乎的上门忽悠某?真真好笑。
捐粮?表表心意呗,献上个十石算是大方的了……不就范文正那套么,怕是没那么好使喽……”
同样的一幕在各大粮商宅邸重复上演:
“皇佑二年的粮价上涨是旱灾引,范太守出奇招立奇功。
此次可是不同,官道毁坏,水道淤塞,外埠粮食进不来,想借外力消弭粮荒?谈何容易……”
“勒石记功?倒是诱惑人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